活动日程
专访格鲁吉亚农业部副部长
作者:刘旭颖 发布时间:2015-06-24 关注度:193

格鲁吉亚葡萄酒酿造工艺是世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活化石”。如今,承载着格鲁吉亚8000年古老酿造工艺的葡萄酒正快步进入中国市场。
近日,格鲁吉亚政府派出74人的官方代表团访问中国,其中,葡萄酒成为未来中格贸易的重要的一环。自2014年起,格鲁吉亚政府加大向中国市场推销葡萄酒,将中国列为五大主要出口国之一,并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格鲁吉亚葡萄酒对中国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64%,第二季度对中国出口量同比增长93%,预计未来出口量将会持续增长。
在“一带一路”构想下,格鲁吉亚葡萄酒将为古老的丝绸之路染上一抹嫣红与醇香。
如此独特
葡萄酒之于格鲁吉亚,正如茶之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制造工艺令两个国家间多了一丝默契。现在,格鲁吉亚期待其葡萄酒文化能够进入中国这一广阔市场。
“格鲁吉亚十分重视中国市场。”格鲁吉亚农业部副部长列文·大卫塔什维利(LevanDavitashvili)这样说。
近年来,尽管格鲁吉亚政局几经更迭,但这并没有妨碍中格民间和政府在文化、经济、政治方面的交流。现在,这种交流越来越紧密。
列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格鲁吉亚新任驻华大使已走马上任,一系列开拓中国市场的计划也开始实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也将为格中间的经贸合作、人才交流带来更多的合作契机。可以想见,未来格中间的贸易将会呈现新的局面。
作为格鲁吉亚文化的载体,格方非常看重格鲁吉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列文坦言,目前,中国政府和格鲁吉亚政府已经达成意愿,进一步在中国市场推广格鲁吉亚葡萄酒。
列文对格鲁吉亚的葡萄酒信心十足。“在世界范围内,格鲁吉亚葡萄酒都是独特的。”列文说,根据基因追踪学研究,格鲁吉亚的葡萄酒可追溯到8000年前,格鲁吉亚葡萄品种很可能是全球所有品种葡萄的祖先。不仅如此,格葡萄酒拥有的高品质口感也“惊艳”了很多国家的消费者。
格鲁吉亚是OIV(世界葡萄和葡萄酒组织)认定的本土葡萄品种最多的国家,其葡萄品种多达525种,其中很多品种是格鲁吉亚特有的。如酿造红葡萄酒的萨别拉维,酿造干白的卡斯泰利,以及姆茨瓦涅—卡胡里、西克维等。此外,格鲁吉亚虽小,但气候独特,拥有18个地理保护产区和22个不同的小型气候产区。
格鲁吉亚葡萄酒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其传承于8000年前的陶罐酿造工艺。
列文介绍道,2013年,格鲁吉亚陶罐酿酒技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葡萄皮、梗、籽的共同发酵令格鲁吉亚葡萄酒中多酚含量和胡萝卜素含量极高,经验证,格葡萄酒中这两种元素比其他国家葡萄酒中的含量高出10倍。因此,其抗氧化的功效更强。”
目前,格鲁吉亚的陶罐酒酿造技术在全球多个国家受到推崇,尤其是在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等国。
竞争中定位布局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葡萄酒企业。“进入中国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有很多挑战,我们正在努力寻找适当的渠道与消费者沟通。”列文坦言,这也是格鲁吉亚葡萄酒将中国消费者定位为中高档消费群体的原因之一。
由于格鲁吉亚的葡萄酒全部为手工酿造,无论是前期葡萄的清洗、破碎,还是发酵过程、生产过程的控制,甚至后期陶罐的清洗全部由人工完成,因此成本较高。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时间跨度决定了格鲁吉亚葡萄酒无法实现量产。
列文介绍道,目前格鲁吉亚葡萄酒的年产量约为2亿升,包括散装酒和瓶装酒。
2006年俄罗斯一度禁运格鲁吉亚葡萄酒,直至2013年才恢复。这期间,格鲁吉亚的葡萄酒产量迅速下降,不少产区荒废。目前,格鲁吉亚正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一度荒废的产区也在重建和恢复中,预计未来年产量能够扩大3倍,约6亿升。
格鲁吉亚葡萄酒在世界各地都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列文介绍道,在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的进口葡萄酒排名中,格鲁吉亚葡萄酒排名首位,在俄罗斯排第三,在波兰、美国等国的销量也增长明显,但格鲁吉亚葡萄酒在中国进口葡萄酒排名中仅排第十三。“我们希望今后在中国能够跻身前五。”列文说,这是非常认真的决策,为此,格方有长期而翔实的发展计划,包括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协助下举办一系列的高端展会、与目标群体的沟通、为潜在客户群体进行培训等。
事实上,中格间也在不断丰富贸易形式。5月12日中格签署协议,包括投资、贸易、引种、技术合作等多方面内容。“格中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是建设太阳能大棚,该项目由湖南农业集团投资2500万美元建设。”列文说,中国商务部还对格鲁吉亚农业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援外资金,用以支持格鲁吉亚购买灌溉设备、农业机械等工具。此外,格鲁吉亚正与中国农业部洽谈葡萄品种引种新疆。
列文说,欧盟东扩以后,格鲁吉亚是欧盟最东部的国家,可以说是欧洲和亚洲互通的门户。此外,格鲁吉亚正在建设铁路和欧洲东部最大的海港。格中间的贸易也将如上好的葡萄酒般醇厚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