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旭 发布时间:2016-07-27 关注度:158
格鲁吉亚位于欧亚两洲交界的高加索山地区,与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土耳其接壤,拥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和文明。这里是连通欧亚的天然门户,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欧亚交通走廊的必经之地。由于其国土80%为山地,四季分明、风景优美,也被认为是高加索地区的度假胜地。相传上帝给世界分配土地的时候,格鲁吉亚人忙于享乐而失去了排队得到土地的机会。然而,当格鲁吉亚人邀请上帝参加他们的聚会时,上帝非常高兴,将原先留给自己的最好的土地都给了格鲁吉亚人,因此格鲁吉亚也被誉为“上帝的后花园”。
格鲁吉亚处于丝绸之路北通道和南通道的接合部,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十分重要。中格两国虽相隔遥远,但政治上高度互信、经济上互补性强,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国和格鲁吉亚经贸合作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现已成为格鲁吉亚第一大投资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主要的葡萄酒进口国之一。随着首都第比利斯到新疆乌鲁木齐航线的开通,中国游客赴格鲁吉亚旅游的人数逐年上升,第比利斯的新老城区、巴图米的黑海海滩及格土边境、高加索山脉的滑雪天堂、提比里西的爱情故事等都是理想的旅行胜地。从新疆奎屯经过阿拉山口到第比利斯的铁路线的开通,货物运输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的成果。
醇酒阵阵飘香
格鲁吉亚有肥沃的土地,热情的太阳和人们辛勤的劳动,使格鲁吉亚开发出了525个葡萄品种,是世界主要葡萄酒出口国之一。在格鲁吉亚,葡萄是宝贝,像婴儿一样。葡萄酒是神圣的,被誉为上帝的血液。
哈列巴集团公司是格鲁吉亚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之一,是格鲁吉亚东部和西部排名第一的拥有自己葡萄庄园的公司。建于1995年的哈列巴酒庄是格鲁吉亚传统酿酒的继承者和追随者,酒庄有来自意大利叼酒设备和德国的不锈钢桶酿酒设备以及1000公倾的葡萄园。两纵十三横,8公里长的高加索山洞隧道酒窖,非常壮观,全年恒温在14°C,给了葡萄酒陈酿最好的条件。近年来,哈列巴酒庄的葡萄酒在法国波尔多、比利时、英国、德国等获得了众多大奖。哈列巴酒在酿造过程中不去皮,不去籽,将完整的葡萄放在一个大型的凹槽内,人们穿着特定的鞋子,在装着满满葡萄的凹槽内踩碎葡萄,新鲜的葡萄汁就从中流出,再进行为期最少一年的发酵制作才能够得到甜美的葡萄酒。与欧洲酿酒技术不同的是,他们将酒存放于陶罐中而不是橡木桶里进行保存。
格鲁吉亚的酒窖古老且饱经风霜,在一代代人传承和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最古老的Qvevri陶罐酿酒工艺的典范是铁列达酒窖。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Qvevri陶罐酿酒方式造就了格鲁吉亚葡萄酒独特的口味。采摘的葡萄带皮带杆带瓤一起放入陶罐里发酵,皮和籽沉下去40多天,再移到另外一个陶罐,几吨大的陶罐要从土里挖出来,需要四五个人一起搬动陶罐,这个传统酿造工艺制过程非常复杂。在格鲁吉亚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所有用来装葡萄酒的陶罐都需要经过21道完整的手工工序,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颁发相应的证书,才能用来装葡萄酒。董事长格奥尔基介绍说:他们家族世世代代酿酒,三代人把祖传的酿酒工艺传承到现在,百分百采用Qvevri酿造工艺,年产量6万瓶。现在格鲁吉亚能制作祖传陶罐酒的大师只有5个人,平均年龄60多岁。具有百年历史的铁拉维·玛拉尼酒厂始创于1915年,年产量800万吨,向世界24个国家出口葡萄酒。董事长祖拉布自豪地说,我们获得了世界500个左右的奖项。1937年建厂的巴格缇欧尼是最大的汽泡酒厂,目前年生产200万瓶,占领格鲁吉亚85%的市场,拥有自己的研发实验室。
城市处处美丽
行前对格鲁吉亚只有两个印象,一是小时候曾读过茅盾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一文,记载青年时期的斯大林在家乡从事革命活动;二是在2008年中国举行盛大奥运会之际,那场突然爆发而又很快结束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当我们抵达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时虽已是凌晨,但在通往入住酒店的路上,车窗外沿途的风景却是灯火辉煌,这是美丽的城市,和想象完全不同。
第比利斯面积只有348平方公里, 美丽的库拉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和平大桥是一座设计现代的用玻璃和钢结构建造的步行桥,并以150米长度横跨库拉河,这座大桥连接了第比利斯老城和新城,是格鲁吉亚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标志,也是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桥梁。老城遗存了古老的城堡、漫山遍野的教堂、彩色的民宅。徜徉在旧式风格的阳台、古老的教堂、弯曲狭窄的街道和极具诱惑力的商铺之间,游历第比利斯旧城是最有乐趣的。在这里能找到风格各异且兼容并蓄的景致,从基督教堂到清真寺再到犹太教堂,以及沿街布列的画廊。从硫磺浴室开始到坐落着这座城市最古老的两间教堂的比特米区再到纳瑞卡拉堡的壮丽,独特的吸引力、文化和建筑的多样性令人目不暇接。放眼望去,新城区那座非常显眼的白色蘑菇顶玻璃房建筑、就是第比利斯当下的市政大厅。
巴图米是一个海港城市, 地处黑海之滨,与土耳其接壤,拥有迷人而悠长的海岸线和一望无际的广阔海洋,被誉为“黑海明珠”。这片海域含盐度较低,生物几乎绝迹,因而得名“黑海”。
海水不黑没有海鲜,海滩尽是漂亮的鹅卵石。当太阳冉冉升起,朝霞映着站在海水里的我们,深蓝色的海面金光闪耀,将此城此景攒在一起,融成一袭绮丽的虹。我们贪婪地享受着这份静美,不停地释放着手中的快门。在海边的格鲁吉亚人更是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有举家嬉戏,有情侣相拥,帅哥靓女着五彩斑斓泳衣,显婀娜妖娆身姿,尽晒海滩。同行的姑娘也不禁飘逸纱巾欢舞在画面中。对巴图米还有两个印象很深,一是巴图米是建筑革新的汇集地。二是巴图米植物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之一。
文化深深扎根
格鲁吉亚悠久的历史蕴育出深厚的文化根基,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格鲁吉亚国家博物馆保留并展示独特的自然和人类历史藏品。从四亿年前的动物起源开始,博物馆藏品涵盖了国家的全部历史。最令人惊奇的人工制品可以追溯到180万年前的德马尼西地区发现的史前人类头骨,这是在非洲之外存在人类的最古老的标志。博物馆收藏的珍品还包括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十九世纪的大量独特物品。这些前基督教时期的金银艺术品和珠宝来自全国各地。还有第比利斯露天博物馆占地 52 公顷,收藏了各地8000多件文物,还包括 14个人种学区。博物馆还展示各种工具、纺织品和陶瓷,并包括第五六世纪的希欧尼大教堂,以及丰富的浮雕墓碑收藏品。
格鲁吉亚优美的建筑特点在教堂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梅特奇教堂由国王迪米特里二世于1278到1284年间建成,穹顶是东正教堂的独特典范。萨米巴教堂又名三圣教堂,整座教堂呈交叉状,顶部的穹顶体现了教堂建筑不同历史阶段传统风格的交融,同时还带有一缕拜占庭基调。茨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意为“生命支柱”大教堂,被称为基督斗篷的埋葬地,大教堂具有圆屋顶和十字形平面的建筑风格。建筑物的正面装饰着装饰性连拱饰,将建筑物各个分离的组件连接在一起。季瓦里教堂坐落在阿拉格维河左岸的山顶上,在四世纪初叶,一个木制的十字架被架设了在岩石山顶的一个异教庇护所,俯瞰着姆茨赫塔--格鲁吉亚王朝的前首都。该教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格鲁吉亚的雕塑最能说明格鲁吉亚人的性格。纳瑞卡拉堡上的“格鲁吉亚母亲”雕像,一手端着酒碗,一手拿着宝剑,意寓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定会战斗到底。与母亲雕像隔河相映成辉的是坐落在库拉河畔的古城奠基人“第比利斯之父”的高大骑马铸像,气势非凡。“建设者”“虎皮骑士”等雕像耸立在城市各处,刚毅伟岸,令人敬佩。
多声部格鲁吉亚民歌是世界非遗艺术。高度发达的复调音乐是难度最大的多声部演唱方式。既有宗教音乐的宁静旷远,交错的声部描绘了热情浪漫的俗世之美,亦有听来血脉贲张的战斗歌曲。复调之美以及背后整个民族千百年来的积累,使音乐如同格鲁吉亚民族的史诗一样厚重。1977年由旅行者一号带到太空去的录音就包含民歌合唱《挣脱锁链》,热情讴歌正义和真理必将取得胜利。
活动结束前,我们缓缓登上坐落于陡峭山坡上的纳瑞卡拉堡时,整个第比利斯尽收眼底。坐下喝着茶,感觉这茶水是十九世纪末中国广东商人刘峻周远赴格鲁吉亚传播中国种茶技艺而流传至今的“刘茶”,沁人心脾;品尝着格鲁吉亚传统食品哈恰普利、水煮包子、鲜制奶酪、秋其海拉,味美而惬意;俯瞰着整座城市和库拉河,夜色中看满城流光溢彩,清风中漾歌舞升平,格鲁吉亚——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