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09 关注度:13
2014 年 11 月 21 日。护照……确认。电源转换插头……确认。 iPod 装上新音乐……确认。因为心里实在没底,打包尽可能多的衣服以备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不时之需……确认。女友给我准备的 12 个小时单程飞行用的药品……仔细确认。以上正是我接到通知奔赴格鲁吉亚共和国,领略其葡萄酒与文化的旅行准备细节。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国家在国际上叫“格鲁吉亚”,但是对于土生土长的人们来说,她却有另一个名字“萨卡特韦洛 (Sakartvelo)”,这一名称来源于卡特利 (Kartli) 古国的核心区域。但是既然如此,那后来它为何会被外界称为“格鲁吉亚”呢?这背后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不过它可能与全国人民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和国家的守护神“圣乔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不用说,格鲁吉亚叫“乔治”的人像美国叫“约翰”的一样普遍,再者圣乔治的红十字也是国旗中间极为醒目的标志。
国名不一致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一个在历史上国土屡遭侵犯,政权更迭不断的国家来说,想在国际获得普遍认可是极为困难的。奥斯曼人、罗马人、波斯人和苏联人都曾入侵过格鲁吉亚,但是不管怎么说,沧桑之后,他们现在依然骄傲地称自己是格鲁吉亚人。
格鲁吉亚、俄罗斯和葡萄酒:
一踏上这片土地,格鲁吉亚立刻颠覆了我以前对它可怜的先入之见。最重要的是:格鲁吉亚不是……我再强调一遍……不是俄罗斯!连自我标榜“地理盲”的我,也知道自从苏联 1991 年解体后,它一直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是当看到它与俄罗斯国境如此之近,人们不禁会想两国的人民一定会极为相似。当目光再转移到格鲁吉亚周边国家时,你不禁会惊叹周围文化尽然如此多样复杂——西南接壤土耳其,东南毗邻阿塞拜疆,而南面靠近亚美尼亚——这样你就会开始明白这个国家会受到多少种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影响了。
在地理上,它位于黑海沿岸,是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交汇点。格鲁吉亚更接近地中海文化(如意大利或希腊),国民感情随性、热烈奔放并且对自己的文化极为自豪。在过去的两百年间,虽然有几段暗淡无光的阴暗历史,但是对于这么悠久的文明来说,这点挫折就像是历史浩瀚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格鲁吉亚能够从北边国家独立出来而备感荣耀。我们并没有投进美国的怀抱,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前苏联的所有成员国依然统称为“俄语国家”。
但是可别告诉格鲁吉亚人!这不是土豆、甜菜和伏特加的文化,远非如此。格鲁吉亚位于北纬 42°(与巴塞罗那、科西嘉岛、俄勒冈和科德角处于同一水平线)。早在大约公元前 12 世纪,原格鲁吉亚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这里万物生长,物产丰富。味美可口的水果蔬菜常年不断,生机勃勃的鲜花开遍山间乡野;而高加索山脚下,山岚连绵起伏,茵茵绿草更是覆盖河流平原。整个国家(城市除外)草木苍翠茂盛,生机盎然,鲜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看上去俨然就是一座天然公园。
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毫无疑问为这块宝地造就了数千年的葡萄栽培和酿酒历史。根据碳元素测定和考古研究发现,出土的葡萄种子化石就是用来酿酒的。这也证明该地区在约公元 7000 前便开始酿酒了!!!(等等……什么?!?!?)。格鲁吉亚是全世界公认的酿酒文化发祥地之一,8000 年的酿酒历史,足以证明它拥有最长的酿酒历史。
绝佳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个国家种植葡萄的全部条件。这块土地堪称葡萄栽培的福地,大高加索山脉能够阻挡从北方俄罗斯吹过来的温度极低的寒风,小高加索山脉接壤土耳其南部国境。还有一座山脉(苏拉姆山脉)将国家分为东西两半。东部,夏季气温较为极端,冬季则白天温度更高,夜晚更冷。西部由于靠近黑海,雨量更充沛,气候更温和。随着经验的积累,这个地区的人们发现传统方式栽培葡萄效果不那么理想。实践发现,如果将葡萄树移栽到山坡上,酿造的葡萄酒品质会更胜一筹。对于一个面积还比不上南卡来罗纳州(约 27000 平方英里)的国家来说,格鲁吉亚的环境复杂多样,各地气候条件迥然不同。对于葡萄栽培来说,这却是上苍赋予的绝佳条件,它能够保证葡萄酒品种的多样性。简而言之,这块福地不仅是酿酒的天堂,还是酿酒企业竞显风采的竞技场。
重塑葡萄酒发源地:
那么后来为什么拥有 8000 年历史的酿酒文化未能汲取美洲酿酒理念呢?当然,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上,由于苏联将格鲁吉亚纳入其广大的共和国版图而遭受不少责难。我们看到很多格鲁吉亚葡萄酒尚未跨过大西洋销往西方国家,因为大部分销往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和巴尔干,在那里,格鲁吉亚葡萄酒以其极高的品质而享有盛誉。但是或许是在苏联共产主义“重量轻质”政策的影响下,20 世纪 50 年代对于格鲁吉亚来说却是灾难最为深重的不堪记忆。回首过去,计划经济通过分解拆割将格鲁吉亚葡萄酒行业肢解的七零八落,数百个古老葡萄品种仅剩下寥寥数个高产的本地品种。随着迈入新时代,格鲁吉亚葡萄酒行业奏响了新的华章,由于国家传承了大部分特定葡萄品种栽培的宝贵历史遗产(这些技艺在世界其他地方早已失传)而名震天下。
从这个角度来看,全世界范围内已知的有 4000 个葡萄品种,其中约 520 种原产于格鲁吉亚。对于如此小的地方来说,这个数量是惊人的!过去,葡萄品种繁多,枝繁叶茂,但时至今日,面貌却大不如前。面对今天与过去的巨大差距,我们重新审视历史,重新开展了大部分葡萄品种的栽培工作。自此以后,越来越多让人垂涎欲滴的葡萄品种重新在格鲁吉亚全境的葡萄园里开花结果,其中包括索里可 (Tsolikouri)、齐努利 (Chinuri)、骑士卡 (Tsitska)、基西 (Kisi)、优艾罗 (Usakhelouri)、莎卡维拉(Chkhaveri)、戈里·姆茨瓦涅 (Goruli Mtsvane)、卡胡娜 (Krakhuna)、莎乌卡托(Shavkapito)、萨佩丽 (Otskhanuri Sapere) 和亚力桑德罗乌利 (Aleksandrouli) 以及其他众多品种。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葡萄树龄的增长,毫无疑问,品质也会越来越好。
虽然格鲁吉亚的葡萄酒酿造史比其他任何国家都长,但遗憾的是,它在国际市场的声望却仅限于周边国家。过去 20 多年,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实力的提高,格鲁吉亚逐渐摆脱了俄罗斯的阴影,贸易倚重北部国家的被动局面亦有所改善,国家也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葡萄酒便是最宝贵的形象大使之一。国家重新开展本地葡萄品种的实验性种植,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葡萄的生长规律。“天然葡萄酒运动”(“绝无添加,原汁原味”葡萄栽培与酿酒桂冠)的开展让一批精英酿酒企业脱颖而出,他们恪守古老的传统酿酒工艺,这有助于将葡萄酒推广到全世界。
虽然历经挫折,几经沉浮,但我们的葡萄酒历史却始终源远流长。这样的事实也证明这块土地与人民休戚与共、和谐共生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葡萄酒作为最重要的民族遗产之一,格鲁吉亚理应成为葡萄酒国际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在不远的将来,其声誉也将会在西方国家发挥更为深远的影响。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葡萄酒将会摆上我们的货架,走上我们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