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与鸡尾酒的诞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31
关注度:75
几个世纪前,西方的医学与传统文化,还没划清界限。人们为抗击疾病和疫情所创的一些配方,流传至今,依然广为使用。但不再作为药品,而是作为饮品——鸡尾酒。

很快,在整个驻亚洲的欧洲人圈子里,潘趣酒风靡一时,成了这些人的日常饮品。他们甚至还设计了专用酒具——潘趣碗(punch bowl)。

1830年代巴卡拉为西班牙皇室打造的潘趣碗|图自Wikipedia
如今,我们早已知晓,潘趣酒之所以能预防坏血病,是柠檬里的维C在起作用。只要补足了维生素C,坏血病就不是个事儿。但早已养成的口味习惯,却延续至今。潘趣酒依然广受欢迎。港式茶餐厅里常见的一种饮料——什果宾治,也是潘趣酒的变体。

天启药酒:茴香酒(aniseed spirits)
以欧洲文明史的视角,最早的药酒可能是茴香酒(aniseed spirits)。

大茴香|图自medical-enc.com.ua
欧洲大茴香(anise)拉丁学名Pimpinella anisum L.,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一直受到民间医学高度推崇。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栽培它。据法老药典记载,大茴香籽(aniseed)用作利尿剂,可治疗消化问题,还能缓解牙痛。罗马人发现大茴香籽助消化之后,就开始烤蛋糕也加大茴香、香水里也加大茴香。小亚细亚和古希腊地区,人们甚至赋予大茴香更多药用价值。

大茴香籽|图自vesselino.com
最先把大茴香加到酒里的,是拜占庭王朝的土耳其人。他们将大茴香籽和主要用葡萄做的suma烈酒,经过铜壶重蒸馏,得到叫做Raki的茴香酒。

当代的Raki|图自aturquia.com
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叙利亚等国,也有各自的茴香酒。— pastis、ouzo、sambuca、anis、arak(不是亚力酒的arrack)便是它在上述国家对应的版本。

茴香酒的喝法很直接,兑水,打破茴香脑-水-酒精的溶解平衡,泛起乳浊现象(louching),即可饮用。
地中海沿岸对茴香情有独钟

金汤力(gin and tonic)
带有清凉杜松子味的金酒(gin),是缓和苦味的调剂。军医为了让士兵积极喝下苦药,迎合他们的喜好,把药加到金酒里,顺利完成任务,还促成了一种畅销鸡尾酒。

时至今日,人们喝金汤力,已不再为了防治传染病,而是单纯享受清香微苦的爽口与放松的快感。
还有一种疾病,更激发了鸡尾酒的创新,是痛风。以下节选自《柳叶刀》痛风是18世纪欧洲的流行病。人们对它又爱又恨。就像济慈看到手帕上有结核咳出来的血迹而高兴,18世纪的商人在首次痛风发作时也可能暗自窃喜——这是他成功的标志。
托马斯·席德南(Thomas Sydenham)
席德南的苦精药方成了18世纪治疗痛风的常用药,因为它给患者提供了发作时还能喝烈酒的借口。这一配方的成功,引发了业内人士纷纷效仿。1712年,Reverend Richard Stoughton发明了首个获得英国皇家专利的苦精,这种药酒也成为英国向美国殖民地出口的成功商品。美国独立后,波士顿的蒸馏厂迅速生产出本土的国产版本。1783年,法国军官Nicholas Husson也开始卖苦精。他在配方里加入了秋水仙提取物,后来人们发现,其中的一种成分,秋水仙素,恰好可以阻断引发痛风的代谢通路。
秋水仙(meadow saffron)|图自zastavki.com
18世纪中期,鱼龙混杂的苦精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以改良廉价粗劣的金酒的口感。到了19世纪,开始出现专门用于加入金酒的苦精配方。1830年出版的《蒸馏技艺全论》(Complete Treatise on the Art of Distillation)教人们用普通金酒自制苦精——往金酒里加入柠檬、苦艾和橙子的精油:“这样做出来的苦精,好喝又便宜,不比市面上贵好多倍的那些差,甚至更棒。”苦精在19世纪还被赋予了一种新用途:帮助西方士兵、水手、殖民地移民调理身体,去适应热带的极端气候。苦精配方可选的草药,不再局限于治疟疾用的金鸡纳树皮,还增加了安古斯图拉树皮、苦香皮、洋蓟叶、藏掖花叶、白毛茛根茎、苦艾叶、蓍(shī)草花……
Angostura苦精尤其讨英国人喜欢。这个苦精厂牌是德国医生约翰·席格特(Johann Siegert)于1824年在委内瑞拉的同名城市创建的。
早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海军就在喝普利茅斯金酒(Plymouth gin)的时候加几滴Angostura苦精——Pink Gin 粉红金鸡尾酒由此诞生。由于航船条件所限,Pink Gin最早的喝法是常温饮用,不像现在是冰镇饮用。

金酒加苦精的喝法,随着英国人踏足不同地方,演变出了更多的版本。
在马来西亚,英国人为了缓和胃痛,把苦精从几滴加量到整份鸡尾酒的1/3,还用马来语取名Gin Pahit。英国小说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早期短篇作品中,还出现过几次Gin Pahit鸡尾酒的身影。毛姆在1930年的《客厅里的绅士》(The Gentleman In the Parlour)中,也不吝表达自己对金酒加苦精的喜爱。至今,英国皇家海军还时不时会在靠港后升起绿白相间的“gin pennant”旗,邀请人登船喝一杯。

参考资料:
1. Dan Jurafsky(2014). “The Language of Food: A Linguist Reads the Menu”
2. Anli, R. E. and Bayram, M. (2010) ‘Traditional aniseed-flavored spirit drinks’, 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 26(3), pp. 246–269. doi: 10.1080/87559129.2010.484115.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