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格鲁吉亚新任驻华大使到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06 关注度:89

 11月18日,格鲁吉亚新任驻华大使Archil Kalandia以及公使David Pipinashvili、一等秘书Shota Abuladze到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受到了食品院党委书记董伟红、总经理董建辉、格鲁吉亚葡萄酒(中国)推广中心主任黄宇彤一行的热烈欢迎,双方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会谈。

 
 
 
 
Archil Kalandia大使与董伟红书记
 
在座谈会上,董伟红书记回顾了食品院格鲁吉亚葡萄酒(中国)推广中心发展历程:2012年,通过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搭建的桥梁,食品院开始筹建推广中心;2015年,格鲁吉亚农业部部长奥塔•内达利亚与中国农业部屈冬玉副部长( 现担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为推广中心揭牌,推广中心正式成立。在整个项目建设期间,前任格驻华大使大卫·恰乌利先生也在双方合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rchil Kalandia大使感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盛情邀请和接待。五六年前,担任格鲁吉亚驻华使馆参赞的他曾到访过食品院,他本人就见证了推广中心的成立和发展,对于推广中心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如数家珍,而这次是他上任后第一次到访,很高兴与中方一起讨论双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他也特别感谢黄宇彤教授的推广团队做出的巨大努力。
他表示,目前,格鲁吉亚出口中国最大的产品就是葡萄酒,格鲁吉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持续性增长,没有中方的帮助,格鲁吉亚葡萄酒很难取得现在的巨大成绩。他说,2018年《中格自贸协定》签订,格鲁吉亚葡萄酒享受零关税,本次到访,期望在保持葡萄酒现在的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在自贸协定的基础上,与食品院在其他领域能有进一步的务实合作。
 
 
 Archil Kalandia大使一行参观食品院酿酒部与发酵部
 
对于大使的愿景,董伟红书记表示认同并支持,董书记介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于1955年由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国家级食品行业科研机构,拥有国内公认的以葡萄酒酿造专家郭其昌教授为代表的多知名权威专家,不仅是新中国第一瓶干红干白的技术缔造者,更是在半个多世纪的葡萄酒研究与生产工作中一手塑造了中国葡萄酒世界,并且食品院下属单位北京食发科贸有限公司也在做进出口贸易,相信在葡萄酒产品的基础上,双方将来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董建辉总经理表示,2010年格鲁吉亚葡萄酒在中国销量26万瓶,中国葡萄酒进口供应国排名15名之外,到了2018年已然闯入前十,达到860万瓶;2010年,中国作为格鲁吉亚葡萄酒出口目的国尚处于12名的位置,而到2018年,这一数据已经蹿升至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国。他认为,这一切创造了葡萄酒行业的一个奇迹,并开辟和促进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多样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与格鲁吉亚的双边合作,为其推进的专业及公众传播、教育及培训体系、贸易促进、产区考察及调研等工作,成为最重要的助力。对于未来,要进一步探讨更细致的计划。
 
 
 
黄宇彤教授介绍,格鲁吉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被设计出来的”。尽管这种“生长”充满了人工的干预,最终还探索出了以学术调研为基础的一条“非商业化手段实现商业化”的新路子,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双方的沟通不断地调整和投入,造就的好结果。
会谈结束后,在董伟红书记、董建辉总经理、黄宇彤教授的陪同下,大使参观了食品院其他部门,对于食品院在食品安全检测与诚信保障、食品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国际交流培训与技术贸易、行业战略研究与信息服务等领域的非凡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参加本次会谈的还有食品院国际合作部副主任于彬、国际合作部教育推广中心主任刘君焕、北京食发科贸经理岳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