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03 关注度:91
关于端午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还有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是划龙舟、吃粽子成了今日端午必备的项目。
当然也少不了喝酒,在古代的诗词中,端午和酒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端午日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在漫长的岁月里,端午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端午饮酒的印象,除了“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等文人们的诗句之外,最令人记忆犹新的莫过于《白蛇传》中,白娘子喝雄黄酒后现出蛇身的画面。
这其实是端午节习俗之一“辟邪说”的形象演绎,也是端午节与酒结缘的“红娘”。古人认为病从口入。而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菖蒲酒也可祛病强身,对身体颇有益。于是,饮雄黄酒、艾酒、菖蒲酒以禳毒除病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习俗。
其实,不止是端午,酒出现在中国很多节日中。或衬托欢乐的气氛,或抒发心中的苦闷,或缅怀过去的先人,或因为某种习俗......
更多时候,酒不仅是酒,是我们情绪的一种表达,愿望的一种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