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05 关注度:208
有人喜欢高酒精度的强劲,有人又喜欢低酒精的清淡。那么,酒精度的高低对葡萄酒有什么影响呢?
葡萄酒的酒精来自哪里?
葡萄酒是通过发酵得来的酒类饮品。在发酵过程中,酵母会将葡萄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即发酵可简单表示为:葡萄中的糖份 酵母菌→酒精 二氧化碳 热量。
我们从公式中就可以简单的理解到,单细胞真菌,淘气的酵母宝宝在葡萄汁中快速繁殖,它们吃掉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而排出酒精、二氧化碳气体,没错,就是如此的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葡萄中的糖分就是酒精度的来源。
酒精度为什么会有高有低?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生长气候不同,葡萄品种之间的含糖量往往会有差异,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光合作用强烈,产出的葡萄含糖量很高。在葡萄发酵过程中产出的酒精就会更多,葡萄酒酒精度会较高。
凉爽的地区,光合作用较少,产出的的葡萄含糖量低,酿造出的葡萄酒酒精度就会低一些。格鲁吉亚产区既横跨凉爽地区,也有温暖地区,所以葡萄酒的酒精度从11%到16%皆有。
其次,葡萄采摘的时间也会影响葡萄酒的酒精度高低,这是决定葡萄酒酒精度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根据酿酒方法和一贯风格,等葡萄达到一定含糖量和风味物质浓度时,酒庄会开始采摘葡萄。
比如在葡萄含糖量较低时采收,酿出来的葡萄酒酒精度就会比较低。
当然,在葡萄酒的酿制工艺中,酒精度还可以人工进行调节。
比如用低酒精度葡萄酒与高酒精度葡萄酒进行调配,同时,还可以采用特定工艺控制酒精含量,如用反渗法分离出酒精。
俗话说,众口难调。葡萄酒的酒精度有高有低不正也满足了不同的口感需求吗?
酒精度数对葡萄酒的影响?
如果酒精度数过高,会打破口感的平衡,酒精味刺鼻,会遮盖住其他香气。而酒精度数太低,支撑不起酒体,令口感单调,寡味,且容易变质,不易久藏。
所以,单纯的酒精度高低不能决定一款酒的优劣。
葡萄酒的风味是由单宁、酸度、甜度、酒精度、香气共同组成的,只有这五个因素得到完美平衡,才能称得上是优异。
无法超过17度的两大原因
首先得承认,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市面上有些葡萄酒的确超过了17度,甚至还能达到23度之高。但是严格意义上讲,这类葡萄酒不属于我们今天讨论的普通类型的葡萄酒,而属于加强型葡萄酒(FortifiedWine),即在普通类型的葡萄酒中添加白兰地等高度酒,使其酒精度上升。格鲁吉亚的恰恰也是如此。
当然,有人会说,不是不能吧,可能是因为17%的酒精度对消费者来说,太高了,喝了容易上头,如此高度数的葡萄酒,肯定不好卖吧。所以才没有17度以上的葡萄酒出现。诚然,消费者对12-14度左右的葡萄酒,接受度更高,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也是不成立的,否则动辄40、50度的烈酒这么卖?
其实,你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不止葡萄酒,任何“发酵型”的酒类,度数都较低。
葡萄酒无法超过17度的两大原因:
1. 酵母无法在高酒精度的环境下存活
葡酵母的耐酒精度根据品种不同,承受的极限也不同,“酒量较差”的酵母只能“喝”到13、14度,“好酒量”的酵母最高可承受16度多的酒精,超过17度的“超级酵母”少之又少。
2. 糖度不够转化到17度以上
除了酵母工作耐酒精度的主观原因,第二点是葡萄汁中的糖度,最终决定了无法将糖转化成17%以上的酒精度。
一升的葡萄汁中如果含有20%的糖(以还原糖计),可以通过发酵产生12.2%的酒精度。用比较通俗易懂的算法,一升的葡萄汁中,大约每17克的糖,可以转换为1%的酒精。而通常来说,酿酒葡萄含糖量大约在一升200克到250克之间,具体数值与品种、成熟度等因素有关,有一定的上下波动,但是转化而成的酒精度亦不会超过17度。即使通过风干葡萄、冰冻或者贵腐菌侵袭,水分降低糖分上升,也受限与前文提到的酵母工作环境的问题。总之,想要用自然的酿酒方式超过酒精极限,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不要认为是市场无法接受高酒精度的葡萄酒,而是发酵的特性与原料的含糖量共同决定了葡萄酒最终的度数,难以逾越17度,我们也就无从喝到如此高度数的葡萄酒了。格鲁吉亚葡萄酒如是。